[10 Cool Facts] 海月水母

1200px-Moon_jelly_-_adult_(rev2)

圖片來源: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7/75/Moon_jelly_-_adult_%28rev2%29.jpg

1.分布:在熱帶和溫帶水域都有分布,可以活在攝氏 0.4 – 31度的水溫。

2.成分:身體 96%是水。

3.對人類無害:此種水母的刺絲胞毒針太小,無法穿刺人類的皮膚。

4.吃很小的食物:此種水母漂浮時,會利用黏液沾粘浮游生物,並利用刺絲胞輸入毒液,再利用纖毛把食物送入口中。

5.刺絲胞:水母有多種刺絲胞,有高度特化的nematocysts可以注入毒液並癱瘓獵物,其他的刺絲胞只是用來纏住獵物。

6.Nematocysts:有微小像頭髮一樣的觸動機制,被觸動後會射出捲曲的管子並對獵物注射毒液。

7.身體:水母體(medusa)的英文名字來自希臘故事裡的蛇頭女神梅杜莎。

8.雄 V.S. 雌:4個像馬蹄的是性腺,雌的是粉紅色的,雄的是藍/白的。

jellyfish-dev-1

圖片來源:http://www.notcot.com/archives/2012/05/breeding-jellyfish-at-the-horn.php

9.成群:有時候水母會聚集起來,英文稱為smacks。

10.繁殖:在繁殖季(夏天),會從近岸遷移到淺水域。

[10 Cool Facts] 海龜

1.自我保護:不像陸龜可以當縮頭烏龜,海龜是無法將頭和四肢縮進龜殼的。

2.龜甲:龜甲其實是一部分的骨頭,可以視為特化的肋骨癒合起來。

12009593_10153548621955067_8459709504708960461_n

3.食性:綠瓗龜吃素,喙下半部是鋸齒狀,可以幫助他們撕開植物(藻類和海草)。吃水母的海龜(赤瓗龜 & 玳瑁)在嘴巴裡有特殊的棘可用來抓住水母。

4.雄 V.S. 雌:雄龜的尾巴比較長。

DSC04743

aid9847-728px-Tell-if-a-Turtle-Is-Male-or-Female-Step-6-Version-7

圖片來源:http://www.wikihow.com/Tell-If-a-Turtle-Is-Male-or-Female

5.排鹽:眼角有鹽腺,海龜會大量流淚排除鹽份。

6.性成熟:海龜大概在50歲時上岸產卵,有特殊的導航本領可以回到自己孵化時的海灘下蛋。海龜壽命可以長達150歲。

7.孵化:就像其他爬蟲類,海龜的性別是由龜卵巢穴的溫度決定的,低溫時是雄的,高溫是雌的,剛好在臨界溫度則是有些雄有些雌。

8.幼龜:還不是非常確定海龜從出生後到20歲的居住地點,目前多半認為是隨著海流漂流在汪洋大海。

9.呼吸:甦醒的海龜每隔幾分鐘就會回到海面換氣,睡覺或是休息中的海龜則可以撐超過兩小時不換氣。

10.常見的物種:綠瓗龜、玳瑁、赤瓗龜。

know-your-sea-turtles

圖片來源:http://www.seaturtleinc.org/education/about-sea-turtles/

[10 Cool Facts] 魟魚

1.鯊魚:所有魟魚其實都是鯊魚 – 可以視為扁平化的鯊魚且鰓位在底部。

2.進水孔:為了避免鰓被堵塞,眼睛後方有進水孔可以從上方引水入鰓,再從底部流出。

DSC_2386

3.感官:有六種感官 – 味覺、觸覺、嗅覺、聽覺、視覺 和感應電脈衝。利用電來感受埋在沙子裡的獵物。

4.挖洞:利用鰭翻攪沙子來搜尋食物、進食的時候將獵物按住、或是將沙子撥到身上以隱藏起來。

5.牙齒:沒有銳利的牙齒,卻比較像胡桃鉗,可以用來磨碎貝殼、螺類和蟲。

DSC_1461

6.尾刺:在尾部的刺其實是骨頭,刺尖非常尖銳,並有倒鉤(像荊棘一樣)和附有毒線的凹槽。

7.尾刺在古代的用途:常被裝在長矛的尖端。

8.雄 V.S. 雌:和鯊魚一樣,雄魚有用來交配的鰭腳,不過魟魚常常趴在地上,所以不太容易觀察。

_TIN3538

9.胎生:大部分魟魚(不是全部)都是胎生(一胎生7-15條),有些魟魚則是生下莢囊,會附著在淺水域的珊瑚礁區。

DSC_1475

10.常見的物種:藍點魟、犁鼻魟、鷹魟、Man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