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Cool Facts] 小丑魚

1.親緣關係:和雀鯛近

2.粘膜護體:小丑魚會磨蹭海葵的觸手,讓自己身上沾滿黏液,這樣海葵就不會認為小丑魚是入侵者。

3.物種專一性:每種小丑魚都有偏好的海葵物種。

DSC02968_L_H

4.阿宅:一般不會離宿主海葵超過15-40cm。

_TIN4262

5.壽命:6-10年以上

6.社會階級:同一群體的小丑魚是靠 “啄位” (pecking order) 來決定社會地位,也就是最大的、最具攻擊性的必定是那條唯一的雌魚,第二大的,必定是性成熟的雄魚,會是雌魚的配偶,其他的魚則是尚未性成熟的雄魚。地位低的魚會被排擠到海葵的較外圍。

DSC02097

7.女權至上:雄魚是處於臣服的狀態,雌魚會衝撞雄魚,雄魚會往側邊轉並抖動表示屈服。

_TIN3678

8.變性:如果把母魚從群體中移除,在沒有家暴的壓力下,就會有公魚變性成母魚,這個過程是不可逆的,且只需要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能完成變性。

_TIN2959 (1)

9.慈父護幼:護卵的重擔大部分由公魚承擔 – 在母魚下蛋之前,會先清除岩石上的藻類和小碎屑。母魚一次會下200顆左右的粉紅色卵,公魚大概會照顧受精卵持續兩週直到孵化。

DSC02230

10.”小丑魚”:嚴格來說小丑魚要稱為海葵魚,因為Clownfish只是所有品種中的一種 – 亮橘身體 + 白色線條。

[10 Cool Facts] 海葵

1.名字由來:英文名字 anemone 是指銀蓮花,而不是指葵花。

2.親緣關係:和水母 & 珊瑚的親緣關係近。

3.著生:利用足盤 Pedal disk附著在海床上。

10013468_10152310217280067_7874304262197647034_o

4.嘴巴:位在觸手的中心,位在囊狀體腔的開口。囊狀體腔兼具消化、氧氣吸收和生殖的功能。

DSC06840

5.移動:遇到掠食者或是當周遭環境變得惡劣時會移動。

6.防禦:觸手具有刺絲胞,可以用來捕捉獵物(小魚小蝦)以及防禦。

DSC03298

7.刺絲胞:帶刺的囊具有感覺毛,被觸動後就會發射刺針並注射毒液。

8.性別:雌雄異體,精子排入海水後被雌海葵從嘴巴攝入,並在體內受精。小海葵會被從嘴巴中吐出,並經歷一段浮游期。

9.尺寸:無法直接從體型大小看出年齡,海葵營養好就會長得比較大,飢餓的時候就會縮小。

_TIN4243

10.壽命:比一般人想像地要來的長壽,可以活50-200年!

[10 Cool Facts] 硨磲貝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圖片來源:Nhobgood Nick Hobgood –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5635672

1.體型:全世界最大的貝類,最重可達255kg,1.5公尺長。

2.壽命:80歲

3.分布:熱帶太平洋、印度洋、紅海

4.抽水:水會從進水的裂隙管道流入,流經鰓吸取氧氣,再從出水管流出。

5.共生藻:和珊瑚一樣也有共生藻,共生藻住在外套膜和水管的組織裡,提供硨磲貝醣類和蛋白質。

6.內共生:共生藻居住在胃和外套膜之間的特殊管道系統,這一點和珊瑚不同(共生藻住在組織的細胞裡)

7.光敏器官 – 晶體囊:英文稱 Cystalloid Vesicles,位在外套膜,讓住在組織深處的共生藻能直接獲取陽光。

8.產卵:在夏天產卵,化學物質會被排到海水中,引發其他硨磲貝同步排精卵。

9.迷思:謠傳硨磲貝會像捕蠅草一樣把人夾住後吃掉,其實硨磲貝是濾食性動物。

10.瀕危:因為硨磲貝的貝殼可以當做紀念品或是石灰,干貝和外套膜也可以當食物,受到相當大的獵捕壓力,因此被 IUCN 列入瀕危的物種。

[10 Cool Facts] 聖誕樹蟲

OLYMPUS DIGITAL CAMERA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圖片來源:Nhobgood Nick Hobgood –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6262056

1.蟲:多毛綱節肢動物,分頭部、喉部和腹部。

2.管子:會分泌鈣質管以保護身體。

3.旋鰓:頭部有兩個螺旋狀構造,英文稱為 Radioles

4.攝食和呼吸:旋鰓用來攝食和呼吸

5.濾食:浮游生物會被黏液黏住,然後會順著旋鰓的溝槽流進聖誕樹蟲的嘴巴裡。

6.纖毛:旋鰓上的纖毛會製造微弱的水流將食物吸進來。

7.再生:如果魚把”聖誕樹”吃掉一棵,”聖誕樹”會重生。

8.壽命:最多活到40歲!平均壽命是15-20歲。

9.生長速率:和宿主珊瑚的生長同步(1mm-1cm/年,視珊瑚種類而定)

10.產卵:通常在平潮(潮水流動最緩的時候)的時候產卵,和珊瑚產卵同時。

[10 Cool Facts] 硬珊瑚

DSC07358

1.多樣性:在澳洲大堡礁的硬珊瑚就有超過350種,東南亞的珊瑚大三角區,硬珊瑚種類又在大堡礁之上!

2.英文名稱由來:珊瑚Coral’ 的字面意思源自小石頭,最早是用來描述地中海的紅珊瑚。珊瑚蟲 ‘Polyp’ 字面意思源自八爪章魚。

3.群落:珊瑚群落可以由多達超過 10,000 隻珊瑚蟲組成,每一隻都是另一隻的複製體。

_TIN3087

4.骨骼:硬珊瑚群落的大部分組成是碳酸鈣骨骼,活體的部份是薄薄的外層和珊瑚蟲。

5.珊瑚蟲:硬珊瑚的每個珊瑚蟲有6個觸手(或是6的倍數),在珊瑚蟲的頂端有刺絲胞。

6.生長速率:珊瑚普遍生長速率慢,但有些物種的生長速率比其他物種快很多,例如鹿角珊瑚可以高達 30cm/年,但 Boulder Coral 圓石硬珊瑚可能只有 1mm到1cm/年。

DSC01648

7.機械強度:生長快速、分枝的珊瑚骨骼往往是充滿孔隙的,比較脆,容易折斷。反之生長緩慢的珊瑚骨骼,質地比較致密,不容易折損。

_TIN3121

8.年齡:有些大型的 Porites 微孔珊瑚群體年紀可能超過1000歲。

9.珊瑚白化:珊瑚遇到生存壓力就會白化,特別是怕高水溫。白化的原因來自共生的藻類死亡。

10.蕈珊瑚:單體珊瑚蟲,珊瑚蟲可以長到很大,有些種類的觸手很長且頂端膨脹成圓球狀,容易被誤認為海葵。

_TIN4746

[10 Cool Facts] 軟珊瑚

1.鑑別:軟珊瑚和硬珊瑚最直觀的區別 – 軟珊瑚遇到流會彎曲和搖擺

2.如何撐起柔軟的身體:沒有堅硬的外骨骼,但有各式各樣的內部構造來撐起柔軟的身體

3.海扇:內部有稱為 gorgonin 的珊瑚硬蛋白 – 類似人類的指甲

DSC04617

4.棘穗軟珊瑚:內部嵌有許多牙籤狀的碳酸鈣,可用作支持身體結構和防禦掠食者。

_TIN4338

5.珊瑚蟲:珊瑚蟲嵌在活組織的外層,結構上和硬珊瑚的珊瑚蟲類似,但是觸手有八支,硬珊瑚蟲只有六支。

_TIN4850

6.刺絲胞:和硬珊瑚一樣,軟珊瑚也有稱為 nematocysts 的刺絲胞。毒性強,有些人碰到後可能會引發激烈的反應。

7.共生藻:綠色/褐色的軟珊瑚(例如象耳珊瑚 elephant ear coral 和皮革珊瑚 leather coral)都有共生藻,但是顏色鮮豔的軟珊瑚(例如棘穗軟珊瑚)就沒有共生藻。

10265630_10152310224100067_4947210780021235728_o

8.分布:軟珊瑚不只分布在熱帶 – 全世界都有分布,甚至在南極冰潛都能發現軟珊瑚!

9.醫療價值:上百種軟珊瑚正被研究是否具有抗愛滋和癌症的化學成分。

10.常見種類:海扇、海鞭、象耳珊瑚、皮革珊瑚、穗軟珊瑚、棘穗軟珊瑚、黑珊瑚。

DSC04185

Gates AX100 防水殼介紹

01-1000x1000

Gates AX100 防水殼介紹

壓克力鏡頭罩介紹:

  • FP34A 平面鏡頭罩:適合微距拍攝,可以疊加近攝鏡 +1 / +2 / +4
  • SP34A 標準鏡頭罩:1:1 鏡頭罩,有光學修正邊緣影像
  • GP34A:100° 超廣角視野與支持微距拍攝

如果廣角和微距都要拍攝,推薦 FP34A + GP34A 的組合,因為 GP34A 的視野會比 SP34A 來的廣。

如果需要水下收音,可以選購水下用麥克風:

  • Microphone:可以收一般的音頻
  • Hydrophone:可以收一般+高音的音頻

握把球頭:

  • Ultralight:AD-1420

02-1000x1000

GoPro 水下影片編輯軟體評測

http://www.divephotoguide.com/underwater-photography-special-features/article/editing-tips-for-underwater-videographers-using-gopro

出國潛水用GoPro拍到的影片,如果不經過編輯的話,就只是零星躺在硬碟裡的片段,必須經過編輯軟體剪輯,才能述說完整的故事。此篇文章介紹了 GoPro 自帶的 APP / Adobe Premiere / Apple Final Cut Pro 等主流的影像編輯軟體,並分析各自的優缺點,能幫助你找到適合自己的編輯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