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整常見被海洋動物毒到的急救方式

[毒理]
刺絲胞動物:刺絲胞(細胞)
海膽:刺、棘(加上毒液)
藍環章魚:河豚毒素(攻擊離子通道)
芋螺:多胜肽毒(攻擊離子通道)
石頭魚:毒蛋白
[應變之道]
刺絲胞:避免用淡水或是酒精去刺激刺絲胞,但可以用醋。如果是單條觸手的藍瓶僧帽水母,可以用熱敷,其他情況則用冰敷。
海膽毒刺毒棘:避免讓刺越限越深,也要避免感染。插入太深數量太多,可能得動手術取出。
河豚毒素和芋螺多胜肽毒素:無有效解藥,但要維持急救,讓患者保持呼吸和心跳,就有機會活下來。
石頭魚毒蛋白:有解藥,但如果拖太晚就只能用抗生素避免進一步感染。要控制嚴重出血、傷口感染、休克。

潛水被石頭魚的毒棘刺到怎麼辦?

石頭魚又稱石狗公,鰭上有毒棘!一般來說,只要你有穿潛水靴,在水下不要亂摸,基本上不會被石頭魚扎到。比較常見的案例是,赤腳在可能有石頭魚的海岸走路,例如岸潛卻穿套腳式的腳蹼,最後要上岸的時候有一小段路要赤腳在水中走,那就有可能會被扎到!!
被扎到後,可能會有以下症狀:
紅腫
強烈的痛楚
四肢喪失行動能力
吞嚥困難
血尿
石頭魚的毒蛋白是複合成分,包括:
Stonustoxin ->可以讓血壓快速下降,可能會致命!
hyaluronidase -> 透明質酸酶,會增加細胞間隙,有助於毒液擴散!
石頭魚的毒有解毒劑,但如果太晚送到有解毒劑的醫院,就只能夠給予抗生素,防止進一步的感染,直到完全康復。
急救的時候,能否施予傷口壓力?不可以,因為可能會造成疼痛或是局部的組織傷害,這一點和藍環章魚或是芋螺的傷口處理方式不一樣!
正確的急救方式:
控制嚴重出血
利用肥皂、淡水清理傷口
消毒
可能的話,移除魚刺
泡在45度溫水
注意患者休克

被芋螺螫到怎麼辦?

芋螺毒素是多胜肽毒素,主要分三大類:
nicotinic ligand-gated channel
(配體調控離子通道)
voltage-gated calcium channel
( 當膜內外電位產生改變時,此鈣離子通道開合 )
voltaged-gated sodium channel
( 當膜內外電位產生改變時,此鈉離子通道開合 )
跟河豚毒素一樣也是阻斷神經的溝通,因此症狀跟被藍環章魚咬到很類似,處理方式也是要趕緊清洗傷口,並且在傷口處施加壓力,然後緊急送醫,沿途如果患者呼吸終止得施予CPR。並沒有有效的解毒劑,只能送醫院。可以的話,拍下芋螺的照片(不得已要採樣的話,請注意不要被刺到),幫助醫生判定。

被藍環章魚咬到怎麼辦?

藍環章魚的唾液裡面含有河豚毒素,會阻斷神經和肌肉細胞的鈉離子通道,造成神經和肌肉的癱瘓,嚴重可讓呼吸停止。

不去激怒不把玩藍環章魚,基本上不會有被藍環咬到的疑慮,但如果真的不幸被藍環章魚咬到,要趕緊清洗傷口,並且在傷口處施加壓力,然後緊急送醫,沿途如果患者呼吸終止得施予CPR。目前河豚毒素作用快鍵結強,並沒有有效的解毒劑,只能送醫院維持呼吸和心跳,直到毒素被身體自然排除。

因為藍環章魚很小,即使被咬,可能當下並不會有感覺!但當毒性發作時,可能會感到胸悶甚至暈倒!然後開始停止呼吸、沒有脈搏、失去意識、癱瘓、瞳孔放大眼神死,這時候不要放棄急救,因為只要能夠透過急救技巧維持呼吸和心跳,就還有可能活過來!

藍環章魚並不是自己製造河豚毒素,而是透過唾液腺的細菌製造,這些細菌會經由媽媽下蛋的時候傳給下一代,所以小藍環章魚孵化後就有這些能製造毒素的細菌了。

被水母、珊瑚和水螅等刺絲胞動物螫傷怎麼辦?

首先要確定是不是被刺絲胞動物螫到,如果沒在水下當場目擊是否被刺絲胞螫到的話,就看傷口是不是鞭狀。如果是小面積接觸,看不出是被觸手螫傷,那一般來說會出現局部的刺痛、癢、紅腫。如果是大面積的螫傷,就可能會有休克、呼吸困難、失去意識等嚴重的後果。
在熱帶水域潛水遇到的刺絲胞動物,基本上都可以靠「醋」來緩解症狀,我之前不管是在馬代還是巴布亞新幾內亞的渡假村工作的時候,都會在船上準備好醋,並且把醋裝在噴霧罐裡,方便噴在患部。如果沒有醋的話,還是得把觸手移除,並且用乾淨的海水清洗,而不要用淡水或是酒精,因為淡水或酒精會刺激刺絲胞發射。在日本藥粧店則是可以買到含有PVA成分的消炎止癢藥,具有類固醇抑制發炎紅腫,也有局部麻醉劑、抑制組織胺劑可以抑制癢感,並用薄荷醇和樟腦製造清涼的快感。
如果很痛,那要熱敷還是冰敷?一般來說是要冰敷,但也有例外,如果是單一觸手的藍瓶僧帽水母螫傷,則是得用45度的溫水熱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