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Cool Facts] 角鯊(Horn Shark)

  1. 名稱由來 異齒鮫科(虎鯊科) 異齒鮫(Heterodontus) 屬的鯊魚(例如東亞常見的 H. japonicus 日本異齒鯊和 H. zebra 斑紋異齒鮫),中文俗名異齒鯊,又稱角鯊或是虎鯊,但講虎鯊容易和 Tiger Shark 混淆,用俗名異齒鯊比較容易對應到從學名,而英文的俗名直接翻成中文則是角鯊。為什麼叫異齒?因為有不同型態的牙齒,嘴巴前端是錐狀尖銳的牙齒,用來補捉和穿刺食物,後端牙齒寬扁,用來壓扁和研磨食物,這樣的牙齒型態有助於攝食軟體動物和甲殼類,例如螺貝類和蝦蟹,也方便攝食海膽。
  2. 替換牙齒的時間 以佛氏異齒鮫(H. francisci)來說,大約一個月換一次牙。
  3. 用吸的方式吃東西 很多軟骨魚(銀鮫除外)會把食物吸進嘴巴,對有些鯊魚來說,這是用來獵捕食物的主要方法,例如異齒鮫、鯨鯊、鬚鯊、豹紋鯊、護士鯊和一些魟魚。去一趟馬爾地夫潛水旅行就很容易觀察到這樣的攝食行為,很多酒店會有魚類餵食秀,會把餐廳料理完剩下的魚皮魚骨丟進潛水中心前面的 house reef,讓魚吃掉。在 Allimata 碼頭則有護士鯊夜潛餵食秀,也可以近距離觀察到護士鯊是怎麼攝食的。而去日本伊豆、川奈潛水則有機會看到日本異齒鮫吃軟體動物。
  4. 吃什麼像什麼 – 被食物染色 美國加州的異齒鮫因為常吃紫色的海膽,所以牙齒和鰭條的顏色會偏紫色。
  5. 活動範圍 活動範圍小,約在 1000 平方米,大概只有兩個籃球場大。活動範圍包括白天用來休息的棲息地,同一個個體會在相同的活動範圍內待超過10年。
  6. 夜行性 大部分鯊魚是機會主義者,找到什麼東西可以吃就吃。但鯊魚一般會在晚上比較活躍,例如灰礁鯊、藍鯊、鎚頭鯊,有些底棲型的鯊魚也是夜行性,例如異齒鮫、白鰭礁鯊、天使鯊和電鰩等等。
  7. 天敵 有些海洋哺乳動物會吃異齒鮫,例如北方象海豹 (Mirounga angustirostris),吃異齒鮫的成魚、幼魚和卵莢。異齒鮫主要以堅硬的皮膚和棘來抵抗天敵的獵捕。
  8. 產卵的鯊魚 包括異齒鮫、貓鯊、天竺鯊、豹紋鯊。這些卵生的鯊魚體型都不是很大,並且是底棲,會把卵產在植被或是其他物體上。
  9. 卵莢孵化時間 佛氏異齒鮫的卵大概 7-9個月孵化,其他種類異齒鮫則是 5個月到1年。
  10. 雞蛋不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異齒鮫會在產卵季的 1-2個月內,分批產下總數 10 到 50 個卵莢,而不是一次全部產在同一個地方。皮革質地的卵莢的形狀像是紅酒的螺旋軟木塞開瓶器,母魚會把卵莢推進岩石的縫隙裡,這樣就很難被天敵給抽出來吃掉。
分類: 海洋生物學,作者: magicfx。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

關於「magicfx」

個人著作: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44687 這輩子,一定要去一次馬爾地夫:印度洋三大明珠馬爾地夫、模里西斯與塞席爾夢幻島遊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488679 東南亞.自助.潛水趣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Time limit is exhausted. Please reload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