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uticam 發表佳能EOS 5D Mark IV專用鋁合金防水殼 – NA-5DMKIV

1477974822

Nauticam 發表佳能EOS 5D Mark IV專用鋁合金防水殼 – NA-5DMKIV
Mark IV 的特色包括新的3千萬畫素感光元件搭載Dual Pixel AF自動對焦技術,升級版的處理器 Digic 6+,和DCI 4K 錄影,最高到30fps

NA-5DMKIV 防水殼和前一代比起來,操控性更佳更符合人體工學,重量和體積都比前一代防水殼更為小,其他特色包括Nauticam的專利鏡頭罩扣具系統、多向操控鍵、像彈鋼琴一樣手感的操控鍵,並整合了抽真空氣密檢測系統和漏水警報系統。

內建雙Nikonos 閃光燈連接座,並可以選購熱靴轉接TTL引閃器,可以提供Inon S-TTL 和 Sea & Sea DS-TTL 系統的閃光燈TTL訊號。

詳情請洽豐英水中攝影 閱讀全文

[海洋生物觀察筆記] 海膽

海膽綱的特徵:
1.骨片癒合形成殼體(test)
2.管足孔分布在步帶板
3.成體通常有Aristotle’s lantern,可部分伸出嘴巴用以咀嚼和刮食

海膽可以粗分成三大類:
1.sea urchin 海膽
2.heart urchin 心形海膽
3.sand dollars 沙錢

一般我們喜歡吃的海膽sea urchin是我們最熟悉的。沙錢我則是先看過化石(台灣北海岸有),才看過活體。而在我還沒去菲律賓 Anilao 潛水以前,並沒注意還有心形海膽這一大類,記得當初看到沙子裡有一坨心形像刺蝟的東西,完全無法聯想到那是海膽。沙錢的步帶區會限制分布在口面和非口面,而不會連起來,所以從非口面來觀察,管足分布的區域像是花瓣。

海膽的刺可以動,怎麼動?其實運作的機制跟防水殼的燈臂圓球+箝制夾是很類似的,也就是所謂的球-凹槽 ball-and-socket 機制。不過仔細觀察海膽,特別像是在 Anilao 很容易看到的火海膽和喇叭海膽,身上除了刺 spine,還有棘 pedicellaria,形式很多樣,刺還分成primary和secondary,棘則分成 normal 和 globiferous,也就是正常的和帶有毒腺的毒棘,而海膽的棘往往是三叉棘。同時還會觀察到管足夾雜在刺和棘之間,primary的刺比較長,Coleman蝦會趴在火海膽沒有primary刺的空隙。

回顧一下棘皮動物的特徵:
1.水管系統
2.成體五輻對稱
3.中胚層鈣化骨板形成內骨骼
4.結締組織可以藉由神經控制硬度和彈性

海膽的水管系統、五輻對稱、內骨骼特徵明顯,但結締組織呢?海膽有刺、棘和殼體保護,遇到危險的時候往往不是透過自割或是吐內臟來自保,而且把刺挺起來。其實海膽是透過讓結締組織變硬變鬆來控制殼體上刺是否挺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