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觀察筆記] 棘皮動物的特徵

棘皮動物的特徵:
1.水管系統
2.成體五幅對稱
3.中胚層鈣化骨板形成內骨骼
4.結締組織可以藉由神經控制硬度和彈性

海百合綱的特徵:
身體由長柄或是卷支(cirri)撐起

星型綱的特徵:
腕由身體中心盤狀延伸出去,數量為5或5的倍數

蛇尾亞綱的特徵:
1.腕的骨片形成線狀排列的錐骨(vertebrae),由肌肉和結締組織連接
2.嘴巴那一面有5對凹槽 (bursal slits)

海星亞綱的特徵:
生殖腺和消化管延伸到每一個腕足

海膽綱的特徵:
1.骨片癒合形成殼體(test)
2.管足孔分布在步帶板
3.成體通常有Aristotle’s lantern,可部分伸出嘴巴用以咀嚼和刮食

海參綱的特徵:
1.身體長條狀像蟲一樣
2.鈣質骨片微小並且一片片嵌入體壁
3.通常具有一對高度分叉的肌肉狀呼吸樹,從cloaca延伸到體腔

水攝人必備好書 – 魚類觀察入門

getimage-6

潛水拍魚必須先知道想拍的魚會在什麼環境和時間出現,並要知道該種魚的行為和身體構造,才容易拍出好的照片。本書由台灣著名的魚類學家邵廣昭老師所著,內容深入淺出,潛水老手和發燒友都該擁有。本書也可以作為AOW進階開放水域潛水員課程的魚類辨識課程的延伸閱讀書籍。

微距攝影有什麼打光技巧?

336705871549979740

如果要呈現的是色彩和細節 (Color & Detail) => 要打出均勻柔光 => 可以用 FIT Air Sealed Diffuser 氣密擴散罩搭配 INON Z-240 或是 SEA&SEA YS-D2 閃光燈

如果要呈現的是形狀和質地 (Shape & Texture) => 可以用單燈或說有方向性的燈光,重點是要用陰影帶出質感,例如拍瞻星魚 (stargazer) 的顏色不漂亮,但形狀和質地比較特耶,拍瞻星魚就適合用有方向性的燈光。單燈在使用上通常是從上打,這是微距攝影基本技巧。用Snoot也是另一種呈現方向性的方法,例如使用 F.I.T. 多段光束筒 (Multi Snoot) for LED 1200/2400/2500/2600,或是 FIT Bunny LED 或是 INON 原廠閃光燈Snoot。

如果使用雙燈,又要突出被攝物的形狀,可以把燈擺在鏡頭罩的兩側,然後打不均勻亮度的光,其中一盞燈的亮度減弱。另一個技巧是嘗試把閃燈挪遠一點,也有減光的效果。也可以一支閃燈裝FIT Air Sealed Diffuser 氣密擴散罩,另一盞不裝。

雙燈從兩邊打側光,可以呈現出最多質地,例如拍海兔常用雙邊側光。

有時候背景很雜,可以用向內打光法 (Inward lighting),把閃燈伸長出去,往機殼方向打。所以說,長燈臂不一定只能用在廣角攝影,在微距攝影還是有用途,沒有絕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