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
Q1:S-TTL 是什麼意思?
A1:光學 Slaved TTL,也就是利用光訊號觸發閃燈,並依賴光訊號的強度決定閃光燈的打光強度。如果沒有搭配 TTL 電路板(例如:UW Technics)的話,電纜線會無法送出 TTL 訊號給外閃,所以一般是利用光纖搭配 S-TTL,如果要用電纜並且 TTL 就得安裝 UW Technics 訊號轉換電路版和專用的電纜插頭。
Q2:有了 S-TTL 為什麼又要加個 S-TTL Low?
A2: 如果 TTL 模式下,閃光燈常常出全亮,但又不想要閃燈出全亮,就可以嘗試調到 TTL-Low 模式避免過曝。
Q3:為什麼 Z-330 拿掉了 Z-240 的 Auto 模式?
A3:因為 Z-240 的 Auto 模式是在閃光燈上內建測光系統,但實際上會讓操作介面變複雜,且測光必須讓閃光燈正對要測光的地方,實用程度沒有透過相機的鏡頭的 TTL 測光來的高,因此 Z-330 的模式已經把 Auto 精簡掉。
Q4:為什麼 Z-330 沒有 Z-240 前端的齒輪?
A4:因為 Z-330 已經把閃光燈測光功能取消,所以連帶的把這部份的零件給拿掉,讓操作更精簡。
Q5:Advanced Cancel Circuit Switch 進階取消電路開關是什麼意思?什麼時候要按下?
A5:
光纖 -> 相機內閃沒有預閃的情況下
電纜 -> 要
Q6:光纖線和電纜線各有什麼優缺點?為什麼 Z-330 同時有光纖和電纜插頭?
A6:
光纖線 -> 優點是便宜、輕、不怕進水、方便 TTL 引閃,缺點是若靠相機內閃觸發,會耗相機電池的電,而且內閃的回電速度通常不夠快,連拍速度會受限。如果有些相機沒有內閃,得靠訊號轉換電路器/電路板或是熱靴 LED 燈轉換器才能搭配光纖使用。
電纜線 -> 優點是不用靠相機內閃,可以省相機的電,連拍速度可以很快,只是防水殼得有電訊號接頭,得防水,電纜線也比光纖線貴。
一般卡片機/微單是用光纖引閃,單眼則比較常見電纜,但微單要用電纜或是單眼用光纖也不是不可以。INON Z-330 同時配備光纖和電纜接頭,所以相容性很高。
Q7:什麼時候要加濾光片?
A7:濾光片可以柔化光線,打出的光比較不會那麼生硬,也就是陰影比較不會那麼強烈,比較難看出光線的方向性。另外,拍攝廣角的時候,若是為了讓背景的海水顏色更藍,可以搭配較低色溫的濾光片,例如 4900K 甚至 4600K。至於即將推出的 ND 減光濾片,是為了把光降到比 Z-330 最弱的檔位(G.N. 4.1)還要更弱,可以應用在拍攝超級微距或是其他需要打出微弱光的情境。
Q8:為什麼 Z-330 把對焦燈的濾鏡安裝接口給拿掉了?
A8:因為閃光燈不一定是直接正對拍攝物體打,所以往往是搭配 LED 燈,利用 LED 燈來輔助對焦,例如 INON LF1300-EWf 對焦燈,就有紅濾鏡可以安裝在燈上,且當閃光燈一閃,LF1300-EWf 會偵測到並自動切掉。
Q9:Z-330 能否安裝 Snoot?
A9:目前尚未有 LSD 或是 INON 官方的 snoot 推出,但 INON 預計會推出轉接環(必須取下遮光罩),讓 Z-330 可以沿用 Z-240 的 Snoot。
Q10:Z-330 的燈管為什麼有兩個?為什麼要排列成 T 形?
A10:理論上閃光燈的燈管是圓形的話,打出的光最均勻,但是大的圓形燈管內的惰性氣體需要比較高壓的電場才能驅動電離而發光,因此像SEACAM 150D 和 ikelite 160 的閃燈體積和重量都會比 Z-330 要大要重,價格也會比較高,Z-330 的T形排列雙燈管是比較折衷的設計,打出的光逼近圓形,卻又能把體積縮小重量減輕,價格亦比環形燈管的閃光燈低。
Recsea Gopro 6/ 5 耐水深300m 鋁殼、RX100V 鋁殼、POM 現貨展示中
Recsea Gopro 6/ 5 耐水深300m 鋁殼、RX100V 鋁殼、POM 現貨展示中 閱讀全文
海洋無脊椎動物的水肺潛水觀察學習單
海洋無脊椎動物的水肺潛水觀察學習單 – 作者:丁楓峻
海洋生態系在埃笛卡拉紀 – 寒武紀過度時期(Ediacaran – Cambrian Transition) 有幾項重大的轉變:
-大量動物出現 (Animals)
-生物開始做硬殼保護自己 (Macroscopic Biomineralization)
-獵食其他生物,變得有guts (Predation)
-開始出現現代生態系的雛形 (Modern ecosystem)
-靠肌肉在海床表層移動 (Surface locomotion)
-挖管道 (Bioturbation)
-沈積物的氧化 (Oxygenation of sediments)
-生物毯的沒落 (Decline of microbial mats)
潛水活動:
1.找出固著在海床或是岩石上或是插在沙子裡的動物
2.找出肉眼可見明顯有自己分泌硬殼或是形成的群體有鈣化傾向的動物
3.找出透明且能觀察到腸子的動物
4.觀察獵食行為,並記錄下「獵食者-獵物」的關係
5.觀察海洋動物的移動痕跡,或是找出正在爬行的動物
6.找出會挖洞躲起來,或是自己分泌管子的動物
參考答案:
1.海綿(多孔)、水螅&海葵&珊瑚(刺絲胞)、硨渠貝(軟體)、管蟲(環節)、藤壺(節肢)、帚蟲、苔蘚蟲(觸手冠)、海羊齒(棘皮)、海鞘(被囊)
2.珊瑚(刺絲胞)、硨渠貝(軟體)、管蟲(環節)、蝦蟹(節肢)、海鞘(被囊)
3.水母(刺絲胞)、櫛水母、扁蟲(扁型)、海蛞蝓&章魚小時候(軟體)、蝦(節肢)、劍蟲(毛顎)、樽海鞘(被囊)
*劍蟲和章魚小時候需要玩黑水才容易觀察到
4.刺絲胞吃魚、海蛞蝓吃海蛞蝓或其他海蛞蝓的蛋、頭足類吃魚、鯊魚吃章魚……等等
5.扁蟲(扁形)、海蛞蝓(軟體)、章魚(軟體)、多毛蟲(環節)、海蜘蛛(節肢)、蝦蟹(節肢)、棘皮
6.管海葵(刺絲胞)、義大利麵蟲(環節)、螳螂蝦(節肢)、半索
活動目的:
透過這次主體觀察活動,促使學生觀察、熟悉並記憶現生各無脊椎動物門的特徵、行為、生活型態、生態環境,了解海洋生物多樣性,並引發對於海洋生物的興趣,維持對水肺潛水的熱情。將現生生態系和地球早期的歷史做連結,讓學生對於整個地球生態的演變有個歷史縱深感,並思考地球的環境會因為人類活動而怎麼改變,從而激發對於環境議題的深思。
Apeks TEK 技潛規格殘壓鉻表
Fourth Element Halo3D 保暖底衣
Fourth Element Halo3D 材質保暖程度約等同 400g Thinsulate,但卻比一般的底衣體積小重量輕,只有 1500g 左右!輕便好穿脫的原因在於,設計師有根據人體表層微血管的分佈和考量到在水下維持水平姿勢時,空氣會往上跑到背面,因此特別加強了腹部的保暖層,而不是一股腦的將整件底衣加厚,並在核心部位利用抗壓縮的 Spacetek 材質,避免底衣被水壓擠壓後喪失空氣絕熱效果,並可以有效維持乾衣內氣體流動的順暢。另外在手臂上做了拉鍊口袋,方便收納個人隨身物品例如鑰匙,亦預先留了大腿內側左右的尿閥開孔,方便長時間待在水下的潛水員使用尿閥。
Fourth Element Hotfoot Pro,三重厚度絕熱科技毛絨保暖襪
Fourth Element Hotfoot Pro,三重厚度絕熱科技毛絨,可以保護你的腳掌避免被甲板或是冷水給凍傷,高筒設計,向上延伸能覆蓋一半小腿肚,是四元素產品中最保暖的襪子。使用義大利製造的環保回收尼龍 ECONYL (R),不僅僅是絕佳的絕熱材質,也是對於環境友善的永續材料。 閱讀全文
Fourth Element Xerotherm 手套
Fourth Element 7mm mitt 連指手套
SUPE – Scubalamp V6K Pro 12000流明 Ra96 LED 攝影燈
SUPE – Scubalamp V6K Pro 12000流明 Ra96 LED 攝影燈
Turbo 模式 12000 流明 60 分鐘
普通模式 6000 流明 120 分鐘
恆流驅動,專用 8*18650 電池包
顯色指數 CRI:Ra96
色溫 CCK:5600k
R9值:94
尺寸:235mm x 56mm
北海道知床半島,流冰潛水實況報導!
北海道知床半島,流冰潛水實況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