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拍好蝦子?

蝦子的生活型態和外型的多樣性很高,和海葵、珊瑚、海洋齒、海星、海參、海蛞蝓共生,甚至和槍蝦共同生活在沙坑。清潔蝦會清潔其他動物,所以可以拍到跨物種的互動。 有很多奇形怪狀的蝦子,例如 Sawblade 和唐老鴨蝦,也有很漂亮的蝦,例如油彩蠟膜蝦、帝王蝦、蜜蜂蝦、虎蝦。還有很小很小的毛蝦,比豆丁海馬還要難拍!總之,拍攝蝦子是很有趣也具挑戰性的!

訣竅
因為蝦子本身的形態就很複雜,所以要儘量選擇簡單的背景和善用淺景深。
雖然可以想辦法拍黑背景,不過因為蝦子的天敵很多,通常不太會大剌剌跑出來讓你拍,建議夜潛拍,因為蝦子會比較活躍,顏色也比較容易拍出來,如果攝影燈有紅光更好,因為蝦子對紅光比較不敏感。另外,可以用Snoot產生聚光燈效果。

蝦子是超級微距的良好拍攝題材,不過,如果蝦子的背景漂亮,可以不必拍蝦子特寫,不妨把背景也拍進去。不過因為蝦子的眼睛有眼柄,最大的挑戰還是如何對焦在眼睛上,因為你很有可能是對焦在蝦頭而不是眼睛。

如何拍攝珊瑚產卵?

時機
每個海域的珊瑚產卵時間點不一樣,具體請詢問當地的潛店。以台灣墾丁為例,珊瑚集體產卵總在媽祖生日(農曆3月23日)前後約一周發生。

裝備
可以拍攝廣角,也可以拍微距。廣角的話可以考慮離機閃打背光,看起來更特別。微距的話,可以考慮疊加近攝鏡,以超級微距的方式拍攝卵噴發瞬間的特寫。

水下離機閃的使用時機和技巧

訣竅:
1.離機閃要比連機閃亮。如果有兩盞連機閃,可以把其中一盞關掉。
2.特別是和沉船內部、洞穴、珊瑚產卵、透明的生物、水中能見度低時。
3.利用Triggerfish延伸閃燈的光接收範圍,如果可以的話,幫閃光燈上三腳架方便固定位置。
4.在比較暗的地方,可以用 800流明以上的LED燈,這樣的設置會比離機閃簡單。
5.發揮創意,例如可以把閃光燈裝在潛伴的氣瓶上(遠離自己的那一端),讓離機閃指向要照亮的背景,可以用連機閃照亮潛伴,或是只拍剪影也可以。
6.特別適合細絲狀、透明的物體,例如海羊齒、軟珊瑚、海扇等。
7.要藏好離機閃。
8.先在淺的地方練習。
9.注意預閃問題,建議把相機、連機閃光燈和離機閃都調在手動沒預閃的模式。
10.調整光圈,讓離機閃打亮的地方曝光正確。接著可以再微調快門速度。

 

如何拍攝小丑魚胚胎?

時機:
小丑魚的蛋可以說是魚類裡面很好拍的,因為小丑魚不會遠離海葵,也會把蛋產在海葵下方的岩石或是比較平坦的基質上,所以看見有小丑魚的海葵,記得看下海葵下方是否有蛋。

裝備:
因為小丑魚的蛋比較小,如果要拍清楚的話,得配置超微距,也就是放大倍率要超過1:1,可以考慮百微 + Nauticam SMC + Nauticma Miltiplier。如果沒有超微距的設備,可以拍攝小丑魚朝卵噴水的畫面。

訣竅:
小丑魚會規律地朝卵噴水促進水流水流循環。這時候就有機會讓成魚和胚胎一起入鏡。

如何拍攝 Pipefish 楊枝魚抱卵?

楊枝魚是由公魚負責抱卵,卵會黏在下腹部,並不會被遮住,所以相對於十字鬼龍來說,又更好拍。

時機:
上弦月的時候抱卵
滿月的時候孵化,孵化的小魚會進入浮游期

地點:
馬爾地夫
東南亞

裝備:
60微 & 百微

訣竅:
楊枝魚是底棲的,但是會在小範圍內持續游動,必須耐心構圖。

如何拍攝十字鬼龍(Ghostpipe fish)孵卵?

十字鬼龍是由母魚負責孵卵而不是公魚,育兒袋其實是腹鰭

時機:
新月
的時候,產下蛋
滿月的時候,可以看到胚胎的眼睛,並準備孵化

地點:
例如菲律賓 PG / Anilao

裝備:
十字鬼龍一般都會躲在海百合或是仙掌藻附近,不會跑開,只會一直轉身,所以拍攝起來距離不是問題,關鍵在於構圖和找到好的拍攝角度。因為你可以靠的比較近,所以使用APS-C相機時,建議用 60 微,使用全幅機建議用百微。

訣竅:
每隔幾分鐘魚媽媽會把育兒袋打開,促進水流循環。
Ornate Ghostpipe Fish (Solenostomus paradoxus) 的體色比較透明,可以從側面就拍到卵,成功的機率比較高。

如何拍攝天竺鯛孵卵?

部分種類的天竺鯛的公魚會負責孵卵,魚爸爸有時候會把嘴巴打開循環水流,這時候就是拍攝的好時機。

時機:
新月的時候,產下乳白色的蛋
娥眉月(Waxing Crescent)的時候變成粉紅色
滿月的時候,可以看到胚胎的眼睛

地點:
例如菲律賓 PG / Anilao

裝備:
百微,因為天竺鯛不會讓你靠太近,靠太近他們就會直接轉身遊走。建議用連拍和AF-C連續對焦。

訣竅:
孵卵的魚下巴會比較鼓,每隔幾分鐘魚爸爸會把嘴巴打開,促進水流循環。

如何拍攝 Jawfish – 後頜鰧 卵孵化?

後頜鰧的公魚會負責孵卵,和天竺鯛一樣,魚爸爸有時候會把嘴巴打開循環水流,這時候就是拍攝的好時機

孵化時機:
滿月後的 5-7 天(虧凸月,waning gibbous)的清晨

地點:
例如印尼 Derawan, 菲律賓杜馬蓋地。

裝備:
百微

訣竅:
會孵卵的魚通常警覺心很強,潛水的時候必須動作放慢放小,慢慢逼近後頜鰧,要有耐心讓魚習慣你以後才會好拍。

 

 

[10 Cool Facts] 鸚哥魚

1.公 v.s. 母
公的比較大且鮮豔

2.後宮
後宮佳麗5-30名,視品種而定,雄魚可能會有領域性且會保護後宮佳麗

3.變色
變色頻繁,有些魚種可以變化多達五種顏色,視情況而定(交配、打鬥、逃跑)

DSC02091

4.喙
牙齒癒合成鑿子狀,用以刮食珊瑚上的藻類

9

5.咽齒
咽齒形狀像人類臼齒,但位在咽喉,可用來將吃進去的珊瑚磨碎。消化後排泄出細珊瑚沙

6.大便
大型的鸚哥魚一年可以排出一噸的細沙,可以填滿 60 桶 5 公升的水桶。我們在海島看見的沙灘,最多有 70% 的比例來自鸚哥魚的排泄。

7.變性
大部分鸚哥魚出生的時候是母的,當群體裡的公魚死亡或是離開群體,母魚就有機會變性成雄魚

8.在生態系中的角色
鸚哥魚會適時移除珊瑚礁上的藻類,不然珊瑚就會被藻類覆蓋而死亡。

9.壽命
10-20年

10.夜間自我保護
部分種類在晚上花 30 分鐘「做繭自縛」,可以避免自己的氣味被掠食者聞到,也可以預防寄生蟲感染。

Kraliçe-Papağan-Balığı

圖片來源:http://forum.gamer.com.tw/Co.php?bsn=60084&sn=2362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