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ympus E-M1 原廠殼為了讓總體體積小一點,設計到讓閃燈不能抬起來。但是 E-M1專門做了一個水下模式,是在閃燈不抬起來的情況下也能強制閃光。
Olympus E-M1 原廠殼為了讓總體體積小一點,設計到讓閃燈不能抬起來。但是 E-M1專門做了一個水下模式,是在閃燈不抬起來的情況下也能強制閃光。
優點
1.低光環境表現
高ISO表現佳,即使進到沉船裡拍攝自然光,開到 ISO 800 噪點都還不明顯。
2.高動態範圍
可以拍RAW檔
3.白平衡
自定白平衡效果佳
4.可以搭配 INON H-100 廣角鏡
5.有觸控螢幕
缺點
1.Recsea快門是採按鍵設計而不是連桿
拍微距的時候,半按快門的力道不易拿捏
2.拍影片的時候取樣率不高
攝影:Peter Rowlands
從 Panasonic GX7 拍攝的 1080p 影片中截圖出來的天使魚。使用 Nauticam 防水殼、14-42mm 鏡頭、Nauticam WWL-1 外掛廣角鏡、2 x FIT 2400 攝影燈和Original Magic Filter 濾片(開燈後手動白平衡)。
Recsea Canon G7X 鋁合金防水殼 搭配INON H100 28M67 廣角鏡 & INON Z-240閃燈 感謝遠道而來 很高興認識一個興趣廣泛 對生活充滿熱情又活力滿滿的孫先生
訣竅
1.龜殼比珊瑚容易反光,特別是年紀比較小的海龜,通常龜殼比較乾淨,沒有太多藻類或是籐壺附著,特別會反光。閃光燈要開弱一點。
2.當海龜正在吃東西時,可能會允許潛水員靠的很近。
3.海龜時常需要回到水面呼吸,這時候就是從腹部拍攝海龜剪影的好時機。
4.看到海龜要慢慢接近,最好不要有眼神交會,例如從海龜背後接近。追海龜的下場可能是海龜逃離現場,你是追不上海龜的車尾燈的。
5.玳瑁吃海綿、軟珊瑚或是Coralimorph的時候,旁邊可能會有天使魚或是隆頭魚撿殘渣吃,可以嘗試拍下共食的畫面,或是特寫畫面也行。
6.盡量待在團體的邊緣,這樣構圖的時候,比較不會讓其他潛水員誤入鏡。
7.綠蠵龜的表情看起來比較有特色,且綠蠵龜常趴在珊瑚礁休息,容易拍到特寫。
8.拍攝倒吊或是布蘭妮清潔綠蠵龜的畫面(夏威夷)
綠蠵龜分布熱點:
1.馬來西亞 Sipadan
2.墨西哥Tulum
3.埃及Marsa Alam
4.馬爾地夫 Kuredu
5.加那利 Tenerife
6.夏威夷
7.台灣小琉球
推薦地點:Anilao
訣竅:
因為海蛞蝓通常是吃不太會動的無脊椎動物,而海流會帶給這些不太動的無脊椎動物食物,因此在有流的地方比較好找,或是先看看有沒有彩帶型的卵塊。
讓海蛞蝓朝鏡頭拍,可以嘗試直幅構圖,對焦在觸角上。建議除了正面,側面也要照,因為側面漂亮的海蛞蝓也不在少數。一般來說,Dorid從正面照效果比較好,Aeolid或是背部有許多葉狀凸起的,拍側面效果會更好。
嘗試讓鏡頭和海蛞蝓在同一平面,通常是等海蛞蝓爬到某個突出的物體上再拍,除非該種海蛞蝓最漂亮的地方在背部,或者是爬到背景漂亮的場景,才會由上往下拍。甚至可以嘗試,拼接多張海蛞蝓的照片成為一大張。嘗試尋找漂亮的整體畫面,例如共生蝦、海蛞蝓交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