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潛的裝備和技巧和在OW學到的有什麼不同?

比較人類和冷水哺乳動物的生理和行為,就可以知道動物適應低溫水域的方式,主要靠生理構造和行為,換句話說,原本用在溫暖水域的潛水裝備和技巧,可能就不適用於冰水域了。究竟溫度下降很多,會增加多少裝備後勤準備和水中技巧的複雜度呢?? 如果考慮到極低溫,在裝備和技巧上會從多選題變成單選題。

裝備

先講輕裝,面鏡、呼吸管、防寒衣、手套、頭套、套鞋、蛙鞋、配重帶首先我們來看有帶子的裝備,像是面鏡帶、蛙鞋帶,在冰凍的環境都會變得比較脆而容易斷裂,解決的方法是攜帶備用面鏡、備用面鏡帶,備用蛙鞋帶,或是把蛙鞋帶換成彈簧型,像 DiveRite 極致蛙王就是彈簧鞋帶。除了普通的面鏡,也有人會使用全面罩面鏡來減少臉部暴露在冰水中的面積。呼吸管在冰潛時基本不管用,因為你沒有機會在水面上游一段距離,都結冰了,同時也減少被纏繞的機會。頭套要有圍脖,且邊緣的材質要容易和臉部貼合,這樣水才不易滲進去。另外,也可以考慮再加一層 Icehood,去保護嘴唇,以免潛到最後嘴唇發麻沒力氣咬二級頭還得用手去扶。防寒衣的話,穿乾衣會比較舒服,因為太厚的濕衣實在很難穿脫,也容易影響四肢在水中的靈活度。當你四肢沒那麼靈活時,有些技巧會做得很慢甚至做不出來,也會增加你心裡的恐懼程度,對於潛水來說是很不利的。同時因為上水後也很冷,穿濕衣會更冷。而因為要搭配厚的內襯,所以乾衣一定要夠寬鬆,才能容納得下厚的內襯。手套分成乾手套和濕手套,穿乾衣的好處是可以搭配乾手套。襪子也一定要夠保暖,否則腳趾的失溫會很快速,想想看為什麼有些攀登喜馬拉雅山發生意外的人會因為手指腳趾凍傷而切除就會明白了。另外因為上廁所不方便,可以考慮使用尿閥或是包尿布,也有人偏好用尿拉鍊款式的乾衣。當你的乾衣是襪套型的話,搭配的套鞋我個人偏好用 Waterproof Marine boot 這類可以有大開口的設計,會比拉鍊式的小開口套鞋更容易穿脫。因為戴厚手套,所以所有的技巧都會變難,特別是要掛東西,所以可以考慮使用冷水域專用的鉤子,例如 Xdeep 的 NX Series Large Bolt Snap。蛙鞋的話,一定要選對腳套的尺寸,因為你穿厚襪子加上靴子,足部可能會蠻腫的,如果拿平常在暖水域用的蛙鞋,有可能腳套的空間會太小,容易有擠壓感,會覺得不舒服甚至疼痛,或根本穿不進去。配重的話,因為穿厚內襯你的體積會變大,也代表你需要更多的配重,這就要看你怎麼分配配重,例如鋼瓶、鋼板、腳鉛、配種背心、配重包、口袋式配重帶等等方式,來將自己的密度增加而又不會把全部配重都只掛在腰上。重裝接下來講重裝: 電腦錶、調節器、三錶。建議用彩色高亮度的電腦錶,另外因為電池在冰凍環境下的壽命會比較短,也要多帶一些備用電池。有些調節器會特別標示只適合在攝氏10度以上使用,例如 Apeks Flight,而像 XL4 就可以下冰水。你可以做一個實驗,在室溫的陸地上 將全滿的氣瓶的氣瓶閥完全打開,到最後你會發現氣瓶閥結冰了。所以選擇隔膜式環境密封的調節器,可以減少一級頭內部和水直接接觸的機會,也就比較抗凍。氣瓶的話,在氣瓶閥的部分常會使用Y型,代表一分二,同一個氣瓶可以接兩組調節器,或是得另外帶備用小瓶。Oring在冰凍的條件下會更脆,因此要更注意上矽油和檢視有無裂痕。除了BCD,還要加上戰術背心,因為要掛繩子,可以用來和岸上的tender溝通,緊急的時候也可以用這條繩子把你拉上岸。

技巧

你的所有基本動作,都得在穿厚手套的前提下做得很順才可以。例如你要試下是否穿厚手套會很難捏住鼻子做閥式來平壓,這時候你就可以練習其他種平壓法,例如法蘭茲。面鏡除霧劑和口水比起來比較好用,因為口水比較容易結冰。厚的濕手套會很難穿脫,建議塗潤滑劑,例如 KY 等等,才不會卡半天。另外可以在下水前灌一點溫水進濕手套。乾手套的話則因為裡面可以加保暖手套或是電加熱系統,所以可以不用灌溫水法。冰凍的時候拉鍊和漸縮密封圈比較硬且脆,要小心不要太暴力而弄壞。結冰的條件有兩個,一個是要有水氣,一個是溫度要夠低。充氣閥和調節器都要特別注意,只能點按,建議連續按壓時間不要超過一秒,以免結冰而造成 freeflow。因為這些裝置是有接上壓力的,所以氣流的速度會比較快,按太久就容易結冰。所以在Openwater做的二級頭Freeflow練習,也就是按壓purge buttom來模擬大量出氣(壓下lever => 讓中壓座後退 不要去頂住火山口 =>一直出氣),在冰潛時母湯喔。此外,接上充氣閥的管路在拔除後要接上之前,也一定要吹乾。下水前,如果要吸吐來測試二級頭能否正常運作,吐氣的時候不要吐進二級頭內,可以減少水氣累積在二級頭內,降低結冰的機會。另外,因為你有兩組調節器,乾衣充氣閥可以接在備用調節器上,這樣就可以減少你正在吸的調節器的供氣需求,也減少了結冰的機會。打浮力袋或是吊掛袋時,不要用按壓二級頭的方式打,可以用自然吐出的氣。為了提高調節器的溫度,兩潛之間的水面休息可以用冰桶裝溫水,將調節器放在裡面。因為結冰時,原本的開放水域會變成非開放水域,也就是原本你可以直直回水面,現在水面變成不可突破的冰面,你如果沒氣時離水面沒很遠而做 CESA 現在卻會撞到冰面而無法回到水面,所以其實就要學像ERDI公共安全潛水在低能見度或是進入狹小空間執行任務等等的基本技巧,岸上需要有tender來戒護和支援,所以必須多學怎麼用拉扯繩索來和tender溝通的技巧,必且要配戴備用氣源。在水下有兩個東西可能會不見,洞口和潛伴。如果找不到洞口或潛伴該待在水底還是回到水面??這時應該先搜索,如果還是找不到,則得往上回到冰層下,理由是,這時候安全戒護員會下洞口做同心圓模式搜索。回到冰面下的好處是,除了比較容易被找到,你的耗氣量也會比待在水底少很多,可以撐比較久。

珊瑚礁黃昏潛觀察到的四個階段

如果有人在日落之前不久進入珊瑚礁中的水,並跟隨接下來的半小時內發生的事件,則會在魚類的活動和組成方面發生驚人的變化。在太平洋和加勒比海的一些地區已經觀察到此序列,並且可能會發生在大多數珊瑚礁組合中。儘管物種不同,但地點之間的相似性表明共同的選擇壓力正在起作用,從而導致魚類行為的趨同。 微光時刻的過渡期涉及大約四個不同的活動階段

日行性魚類的遷移
從日落前約一個小時開始,動浮食性魚類(例如,金花鱸、蝶魚、雀鯛)從水層中降落到礁石上,大型植食性動物(例如,鸚哥,刺尾鯛)從白天覓食的地方遷移到夜間休息的地方,並沿著可預測的路徑遷移。

日行性魚類尋找掩蔽
從日落前到日落後約20分鐘,日行性魚類會在礁石中尋找掩蔽。小型個體會進入珊瑚礁石中的孔洞和裂縫,而大型魚類則會在懸垂物下棲身。這些物種會按照特定的順序來行動;隆頭魚會最早尋找掩蔽,其次是動浮食性的雀鯛、蝶魚,大型雀鯛和鸚哥魚。某個特定物種尋求掩蔽的時間是固定的,從一個晚上到另一個晚上的差異僅有幾分鐘。也有許多日行性物種會在下一個階段尋求掩蔽。

安靜期
從水層中疏散。從日落之後約10–15分鐘開始,礁石上方的魚類活動和數量急劇下降。在接下來的15–20分鐘內,水柱中小魚的活動停止。幾分鐘前,整個珊瑚礁還充滿生機,充滿了遷徙和進食的魚類,然後這時水層中突然放空城,此時進行觀察會感到一種不安定的遺棄感。這一階段稱為安靜期,因為不管是日行性或夜行性魚類都不會在水層中移動。然而,並不表示所有活動都停止了。此時,諸如石斑魚、鰺魚、鯛魚之類的掠食性魚類會很活躍,通常會在靠近海底的位置游動並朝向留在水層中的獵物出擊。這種伏擊性戰術利用了獵物在漆黑的珊瑚礁背景下不容易看到深色掠食者的困難,而掠食者也利用獵物在較亮的傍晚夜空下的剪影來襲擊。

夜行性魚類的出現和遷移
安靜時期的結束象徵著夜行性魚類向水層中和沿礁石面的移動。日落後約半小時,金鱗魚、天竺鯛和石首魚會出現在礁石上,並開始以無脊椎動物為食。石鱸、鋸鱗魚和擬金眼鯛會沿著可預測的路徑從白天休息的地方遷移到夜間的覓食區。這時候,礁石上方和周圍的水層中就被活躍的魚類占據了。

到了日出前,傍晚發生的事情就會反過來又重複一次。夜行性魚類通常會遷移到前一天所住的同一地點尋找掩蔽。早上的安靜期發生在捕食者最活躍的時候,然後日行性魚類會重新佔據水層中央,並遷移到白天的攝食場所。這種主要由特定的光照量決定的時空分布的可預測性實在令人感到震驚。

晨昏性掠食者是理解在微光時刻珊瑚礁上發生事件的可預測、趨同性的關鍵。掠食的威脅是由晨昏時期獨有的環境、生理和行為因素共同導致的。在微光時刻,光照度從白天的約10,000 lux下降到夜間的約0.0001 lux。許多適應光照的日行性物種,以錐狀細胞為主的眼睛無法足夠快地適應黑暗,因此在變化快速的微光條件下無法捕捉光線。同時,對於能有效捕捉光線的夜行性魚類,主要由桿狀細胞組成的靈敏眼睛仍然無法適應明亮的環境。

因此,微光時刻是處於過度狀態的時間段,此時錐狀細胞仍有起作用,但效率不高。 許多珊瑚礁掠食者,和日行性魚類比起來,有比較少但比較大的錐狀細胞,而與夜行性的眼睛相比,錐狀細胞較多但較小。與日行性魚類在白天的視力相比,這種中間型的眼睛的視力較弱,與夜行性魚類在夜晚的視力相比,在捕捉光線的能力較差。但是,在日夜交替的情況下,當日行性和夜行性眼睛都不能很好地運作時,中間型眼睛在微光條件下會佔有優勢。珊瑚礁魚類視網膜上的光色素也表明了微光條件的影響。日行性、夜行性和晨昏型魚類桿狀色素對光譜中藍綠色部分(約490 nm)的光最敏感,與黃昏時主要的波長相吻合,會比與夜間主要的波長段 580 nm相符要來的更好。日行性和夜行性魚類似乎都犧牲了夜間視力,而傾向於在危險的微光時刻捕獲光線。這些解剖和生理上的差異,再加上掠食者在水層中往背光獵物猛擊的掠食策略,有助於解釋為什麼日落後的幾分鐘對於潛在的獵物來說如此危險。日行性和夜行性小魚不活躍的安靜期似乎是在當時會有被掠食者捕食的威脅的直接結果,而不是涉及其獵物能見度的物理限制。傍晚和早晨的微光時刻可能僅佔24小時的5%,但微光條件對所帶來的影響顯然遠大於其時間長度。

魚類的桿狀和錐狀細胞

魚類的視網膜可能有兩種類型的感覺細胞,即杆狀和錐狀。杆狀細胞對低光照度相當敏感,但解析度低。晨昏性物種(在黎明和黃昏時活動)有較高的杆狀:錐狀細胞比例,許多夜行性和深海魚只有杆狀細胞。在其他魚類中,視網膜中的黑色素的光機械運動在昏暗的光線下使杆狀體暴露,而在明亮的光線下則使杆狀體受到保護。

很多魚也有錐狀細胞,錐狀的敏感度比桿狀低,因此需要更明亮的光線。錐狀細胞提供更高的解析度,而且錐狀:杆狀的比例在日行性魚類中是最高的,它們更依賴視覺。有幾種類型的錐狀細胞,每種都有不同的感光糖蛋白(視蛋白 opsin),對不同波長的光作出反應。魚類可能只有兩種或三種類型的錐狀細胞,這取決於該魚類棲息地的光照品質。

魚視紫質(Porphyropsins)對黃-紅光敏感。黃-紅光的波長較長,在水中衰減相對較快。因此,魚視紫質往往更常見於生活在淺水區或靠近水面的魚類。

視紫質(Rhodopsins) 對波長較短的藍綠色光更敏感,而藍綠光能穿透更多的水,因此視紫質常見於棲息在較深區域的魚類。例如,大多數板鰓類擁有Rhodopsins,但Porphyropsins在這一類魚中較罕見。

Chrysopsins 對深藍光最敏感,由於波長短,藍光能穿透水層最深,在深海魚類中能發現Chrysops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