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的性別轉換

為什麼要變性?什麼時候變性?
雄雌在不同體型的繁殖成功率「體型優勢模型」
魚基本上有兩個特性:越老體型越大老的時候還是可以繁殖
繁殖成功率的定義:貝特曼原理 Bateman’s Principle: 雌性通常在生育時比雄性投入更多能量,因此在多數物種中雌性必須操作有限的資源而趨於被動,雄性將為爭奪她們而競爭
=>母魚的繁殖能力跟她能產的卵數量有關=>公魚和能獲得的配偶數有關 

變性的發生時間點當成長到某個體型,扮演某個性別的繁殖成功率會比另一個性別高時,此時應該產生變性的代價會比消耗能量去改造生殖器官要來的小。
兩種情況:先小雄 -> 後大雌先小雌 -> 後大雄
直覺來看,小時候當雄魚可以產生很多精子,等長大後當母魚,可以產生很多卵子,但如果反過來,小時候是母魚就無法產那麼多卵。
例如小丑魚就是海葵裡體型最大的那條魚是母魚。
看起來似乎是先雄後雌比較合理,可是自然界還是存在先雌後雄的例子。別忘了,雄魚必須爭奪母魚,所以如果先雄後雌的,小體型雄魚就會搶不過大雄魚。大雄魚就可以維持一個後宮,例如隆頭魚和金花鱸。
大小是比較出來的
社會行為:比大小(嚇唬對方、打架)社會結構:雌雄的比例,位階

魚類常會有用來衡量彼此體型大小和劃分位階的行為,族群內的雌雄比例也會根據需要來調整進而影響變性的時間點。

分類: 海洋生物學,作者: magicfx。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

關於「magicfx」

個人著作: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44687 這輩子,一定要去一次馬爾地夫:印度洋三大明珠馬爾地夫、模里西斯與塞席爾夢幻島遊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488679 東南亞.自助.潛水趣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Time limit is exhausted. Please reload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