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琉魚類集體產卵事件簿

原文出處:Nauticam / UWP雜誌
文章翻譯與統整:丁丁

白斑笛鯛 – Nikon D800, Nauticam 防水殼, Sea & Sea YS – 250 閃光燈,17mm 鏡頭, f8.0, 1/125, ISO640

為什麼帛琉是目擊魚類集體產卵的好地點?

在70年代,海洋生態學家 Robert E. Johannes 前往帛琉,整合了當地漁民的知識和自身的漁業管理知識,並應用在海洋資源保育。當地漁民明白月相和魚類集體產卵的關連,這對於保育產卵地幫助很大。奠定了日後帛琉能穩定發展海洋觀光的基礎。
此外,帛琉擁有許多海洋湖泊、洛克群島、紅樹林和大型的潟湖,提供幼魚非常良好的棲息地,能成功長到成魚的機率高,也因此能大量聚集產卵。
由於帛琉的潛水點離市區並不遠,許多潛店都能安排當日往返的潛水行程,這有利於導潛長期觀察和記錄,最終從資料庫整理出魚類產卵的規律,特別是和月相同步。

不過只有特定幾家潛店掌握關鍵的情報,能夠根據月相和潮汐成功預測出集體產卵事件發生的時間和地點。
以Sam’s Tour這家潛店來說,他們旗下的旅遊產品 – Unique Dive Expeditions,就是專門帶客人觀賞集體產卵,根據過去五年來的觀察,已經成功觀察到三次規律的產卵事件,並且正在研究其他產卵事件,當然,發生在晚上或是在太深的水域,就很難觀察。
每種魚都有特定的產卵規則,特別是會被某個月相驅動。有些魚種例如白斑笛鯛 (Lutjanus bohar) 和隆頭鸚哥 (Bolbometepon muricatum)每個月都會產卵。其他魚種例如帆鰭笛鯛 (Symphorichthys spilurus)一年只會產卵一到兩次。
帆鰭笛鯛 – (Symphorichthys spilurus)
每年三、四、五月,這些看起來有點古怪又很美麗的魚會聚集成目前帛琉記錄到最大的產卵魚群。平常在珊瑚礁少見,大部分是單獨出現在潟湖隱密處,或是沙質坡地較深的水域,攝食躲在沙裡的甲殼類。

Nikon D800, Nauticam 防水殼, 16mm 鏡頭, 環境光, f8.0, 1/160, ISO 200

產卵季即將來臨前,魚群會開始聚集在帛琉的兩個特定潛點,一個在西北邊稱為 Tailtop 的潛點,另一個在 Peleliu,個體數上看50,000尾,光看魚類聚集的場景就夠震撼了!

帆鰭笛鯛 – (Symphorichthys spilurus) 快集體排精卵之前,公魚母魚會變色,會變成黑色和比較淡的顏色,但目前尚未知哪種顏色對應到哪種性別。

月相和潮汐和時間點都恰到好處時,笛鯛就會準備產卵,笛鯛會從聚集地移動到有海流的地方,確保受精卵可以被帶到安全的地方不被掠食者吃光光,包括公牛鯊、黑鰭礁鯊、和檸檬鯊都會等在旁邊伺機吃掉交配後疲累的成魚。
白斑笛鯛 – (Lutjanus bohar)
滿月的時候這種魚白天會聚集在 Peleliu 和帛琉外海,數量介於 5,000 到 10,000 尾。 在日出的時候到帛琉流強的潛點,可以看到公牛鯊和黑鰭礁鯊一旁伺機而動,突然間,母魚和公魚會衝到水面釋出精卵!
接近水面的能見度介於30m到3m,隆背笛鯛開始瘋狂搶食剛排出的精卵,潛水員可以在安全停留時漂浮在大藍水裡目睹大自然的奇觀。
隆頭鸚哥 – (Bolbometepon muricatum)
隆哥鸚哥的集體產卵最近才發現,地點在帛琉西側的沙坡地。

一尾母魚配對多尾公魚。外型很像,光從肉眼觀察不容易區別公母。Nikon D800, Nauticam 防水殼, 10.5mm 魚眼鏡頭, 環境光, f8.0, 1/125, ISO640

這是目前發現最大群的隆頭鸚哥,數量可以超過1000尾!除了有聚集的行為,隆頭鸚哥還會變色,雄魚的「隆頭」會更隆起。
大清晨魚群會在珊瑚礁淺處聚集,一尾跟著一尾,數量越來越多,
當光線和潮汐都恰到好處時,魚體身上開始出現線條,頭也會變白。
求偶舞開始!魚群在大藍水裡以高速游泳,雄魚雌魚前後游動,白頭互相碰觸。當第一尾雌魚動身時,整群魚開始集體釋出精卵,過程只會持續幾分鐘
接著另一尾雌魚又釋出卵子,其他雄魚跟上釋出精子。整個交配事件大概會持續30分鐘,等待下個月來臨,再次舉行集體交配。
攝影:Richard Barnden
1978年在英國 Brighton 附近出生,對大海充滿熱情。
 http://www.richardbarnden.com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Time limit is exhausted. Please reload CAPTCHA.